重症医学科科室简介
★科主任:陶非 [详细介绍]
一、基本情况
ICU(Intensive Care Unit)重症医学科是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危重病人的医疗病区,具有强大的临床综合实力,对危重症患者抢救及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。我院ICU是个朝阳学科,具有经过专业训练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,重症医学科已逐渐走上了正规化专业化发展道路。
科室成员主任医师1人,副主任医师1人,主治医师1人,住院医师4人,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。主管护师2人,护师3人,护士12人。全体医护人员都进行了专业系统的进修学习,全部取得了重症医学资质证。ICU的整体布局上分为医疗区域、医护人员生活区域、污物处理区域等,具有相对的独立性,以减少彼此之间互相影响并有利于感染的控制。ICU具备良好的通风、采光条件,并配置空气净化系统,能独立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。开放床位15张,其中设有2张隔离病床,配备2个单间病房。每床配备功能完善的吊桥和吊塔系统,提供电、氧气、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。床位均为电动多功能床,静态负载量达250Kg以上,能够随意调整背部、腿部、床体高度及床体前后倾斜度,病床防护栏折转灵活方便,配有可拆卸式床头、床尾板,并配备防褥疮床垫。ICU配有先进的中央监护站,对每个病人24小时实时监测并存储记录。每床配备先进的床旁监护系统,进行心电、血压、脉搏、血氧饱和度、有创血压、中心静脉压、呼吸末二氧化碳、脑电双频指数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等完善监护体系。配备进口德尔格呼吸机10台,其中有创呼吸机7台、无创呼吸机2台,转运呼吸机1台。配有心电图机、除颤仪、金宝血液净化仪器、电子升降温设备、双下肢循环驱动仪、震肺排痰机、被服消毒机、2台空气消毒机、多个输液泵,微量泵及肠内营养泵等。
二、医疗特色
目前ICU开展的主要技术有:呼吸机辅助通气技术(包括容量支持通气、压力支持通气、同步间歇指令通气、气道双水平支持通气),中心静脉置管技术(锁骨下、颈内静脉和股静脉),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(PICCO)、麻醉深度及意识深度监测技术(BIS)、呼吸力学及呼吸末CO2监测技术,气管插管、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技术、连续血液净化技术(CRRT)、急性中毒患者行床旁血液灌流治疗、亚低温冬眠治疗、肠内和肠外营养治疗等。
三、专业特长
ICU收治病人的具体范围包括:(1)各种复杂大型手术后的危重病人(尤其是术前有合并症如心肺功能差、电解质紊乱、术中不平稳、出血量大、有一过性缺血缺氧性脑病);(2)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等需行呼吸管理和(或)呼吸支持者;(3)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;(4)心肺脑复苏后患者;(5)急性左心衰,急性冠脉综合症或有严重心律失常者;(6)急性重症胰腺炎;肝衰竭人工肝技术;(7)各种严重休克;(8)严重复合伤、多发伤;(9)急性药物、毒物中毒,虫蛇咬伤者;(10)淹溺、中暑、电击伤者;(11)严重水、电解质、酸碱平衡紊乱者;(12)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性肾损伤(AKI)病人;(13)器官移植病人;(14)其他经短期强化治疗可望恢复的各系统、器官功能减退的急性衰竭病人等。
ICU对危重病的治疗为原发病的治疗创造了时机和可能性,使原来一些不可能治疗或不可能根治的疾病得到有效控制。ICU的建设和发展直接反映了我院的综合救治能力,体现了医院整体医疗实力,是我院迈进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,我们相信ICU会继续不断的创造更多的奇迹!
图为ICU内一个床单位
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版权所有 黑ICP备08000194号
地址:牡丹江市爱民区建卫路76号 邮编:157011 邮箱:mdjdyyy@163.com
监督电话:18714536120 急诊急救:0453-6551200